联系人:庄志伟
手 机:15962689463
邮 箱:626721770@qq.com
网 址:www.bag-pp.com
首当其冲的就是全国各地很常见的自卸百吨王,这种车也是被大家诟病已久,为了可以载的更多赚多点钱,很多司机私自将自卸车的车厢栏板进行了加高改装,车货总重超过100吨明显是超载的。通过恶意竞争的手段,已经严重影响了市场的健康发展。
因为车货总重比较大,这类车对道路及桥梁构成了严重的威胁,因为运送砂石严重超载而对桥梁造成损失破坏的案例不计其数。另外,这类车型如果出现车祸事故将是毁灭性的。相信前一段时间发生在北京通州,一辆运送石头的自卸将出租车压成“饼”的新闻大家还记忆犹新,因此很多社会车辆及行人在遇到百吨王时都唯恐避之不及。
所以,综合影响市场健康发展、严重损坏道路及桥梁建设、危害社会车辆及行人生命安全等因素考虑,此次严厉打击非法改装、超限行动,百吨王应该是重点整治的对象。
悬浮轴车辆就是指某些载重多轴货车中,装有一个或多个轴是由气囊或液压控制,可以随意升降的浮动轴的车辆。按照相关规定,这些车辆在空车行驶时,为降低能耗和减少轮胎的磨损,可以将悬浮轴升起;而当装载货物时,应该放下该轴以减轻货物对路面造成的压力。
然而实际上很多悬浮轴车辆在行驶时悬浮轴100%不落地,仅在计重检测时落地充当轴数,以增加轴数取得允许装载能力。有的悬浮轴轮胎纯粹是个样子,落地后只是空转,没有一点承载。
个别车主为了既得利益,钻政策空子,非法私装悬浮轴,而一些生产厂商为了迎合市场需求,而生产了只能作为应付承重安全检测的悬浮轴,从而形成了一种反治超的手段,不仅导致车辆运行中严重超限超载,对公路路面造成损害。而且严重扭曲了运输市场关系,最终给国家和人民财产带来非常大损失。
由于悬浮轴车辆使用的隐蔽性,某些车辆甚至披着合法的外衣,极易造成通行费的流失,给通行费征收工作带来非常大的困难,同时也加剧了货物运输市场的不公平竞争,影响合理的货运价格机制的形成,扰乱了正常的货物运输市场秩序。曾经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治理,现阶段无论是非法改装悬浮轴的牵引车还是挂车,市场上已经很少见了,但是在本次打击非法改装的文件中还是被列为重点提了出来。
17米5大板车一直备受争议,除了安全问题外,单程大装载量也挤压着其他车型的市场,早在9.21新政实施以前,就一直传闻17米5大板会在新政后得到治理。但因为9.21新政的重点是对超载的治理,所以使得这种车型在新政后的一段时间内变得很抢手。
按照国家规定,17.5米大板只能运输不可拆卸的货物,但是从目前高速公路上所有运输车辆来看,17米5大板早已是坐拥三分天下,曾经不被允许运输普通货物的特种车辆,不知从何时起顺利的渗透到普货的队伍当中,这也是一直传闻整治17米5大板的原因之一。
另外,为了可以装得下更多的货物,进行私自改装的大板也是屡见不鲜。卡车之家曾专门对改装17米5大板车型做过市场调查与研究,主要的形式是将大板挂车做成可伸缩结构,将挂车变得更宽更长,长度超过20米、宽度超过3.5米的大板已经层出不穷了,严重的违反了相关道上路法律和法规,严重威胁到了道路运输的安全。
从工信部下发的《通知》来看,并未明确说对17米5大板车型进行专项的治理,但是如果经过非法改装,加长加宽的现象肯定会采取对应的对策来整治。
变态集装箱也就是我们在高速上经常见到的,拉着超宽超高超长的箱体运输车辆,因其“肚量”远大于标准的集装箱,所以在零担运输领域很常见。毫无疑问,这种不符合规定标准的集装箱尺寸,也是司机或者物流公司委托生产厂商进行改装的。
在9.21新政执行后,对变态集装箱运输车道路执法部门也只是进行超载检查,对于外廓尺寸暂不处理,目前国内大多数地区对变态集装箱运输车的处理解决措施是,在不超载的情况下罚款200元,如此宽松的处罚力度,使得变态集装箱车辆越来越多。
变态集装箱不但通过恶性竞争的手段,破坏了整个运输市场的价格体系,而且这种车型行驶在高速上,其危险性也不可以小看。因为这种变态箱子大多数在车尾都没有设置仿钻装置,如果乘用车追尾,因为乘用车底盘较低,速度过快会直接钻入集装箱下面,面对如此巨大的冲击,再结实的车都无济于事。
如果是卡车追尾变态集装箱,虽然目前很多车辆都设计了驾驶室后移功能,但是由于追尾的惯性,驾驶室可后移的空间存在限制,卡车的底盘依然会钻入前车集装箱下面,卡车也一样是车毁人亡。对这种车型,相信在此次打击非法改装的行动中也会做全面治理。
在联合下发的《关于开展货车非法改装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》中,虽然未对将要整治的非法改装进行详细具体的披露,但是从道路执法部门的工作重心来看,以上我们所盘点的这几种非法改装形式,将会是此次治理的重中之重。
如果道路执法部门检查发现非法改装的情况,将会对非法改装的货车,依法责令恢复原状并依法处罚。能够当场恢复的,当场监督整改到位;不能当场整改的,依法处罚后,录入公安交通管理综合应用平台,在办理申领检验合格标志业务时重点审核,同时通报道路运输管理机构,责令道路运输企业及时改正、依法处罚。